2017年5月20日 星期六

踏入M4/3系統的這些年

在台灣念大學的時候,很多同學跑去修影像美學
有些人拍出心得,紛紛開始買單眼相機(DSLR)
當時我對這些都沒興趣,一直到出國唸書前才買了第一台相機Ricoh GX100
除了紀錄生活,在歐洲旅行次數也多,所以我用相機的機會激增
一開始當然是拍得很差,第一次出遊沒有一張照片是有對焦成功的
我也沒什麼藝術天分,所以頭一年的照片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GX100時代慘烈照片之一,重點不明且構圖歪斜
久了以後漸漸疑惑起來,當初買這台相機也是看了很多美照才心動
怎麼別人都可以拍得那麼好,我怎麼就沒一張拿得出手的?
於是開始認真的研究說明書,一邊上網學一些基礎的攝影知識
對自己的照片有要求後,拍照的技術就進步了
搬到劍橋後一年多,腳架倒下去傷到相機鏡筒
因為漸漸有拍出興趣來,索性買了可換鏡的M4/3系統,踏入無反相機的世界

GX100時代後期,進步後開始出現一些比較能看的照片

我的第一台相機是Olympus E-PL1,用了三年左右,在搬家時撞壞螢幕
後來就送給我妹,自己升級換機Olympus E-PL5,也是目前我在用的相機
舊的那台E-PL1我妹花了點小錢去修螢幕後,還是頭好壯壯堪負大任
而且其實我覺得E-PL1的發色還更好看,E-PL5感光元件換成CMOS感覺發色有變比較淡一點
網路上都盛傳Olympus家的機身要買公司貨才保險
我自己經手過的兩台倒是都沒出過什麼大問題,滿意得很
因為沒什麼在拍需要強大追焦性能的題材(鳥類、運動等)
所以比起換機身,我對於買鏡頭更有興趣
也發現興趣真的是多少要花點錢維持的
每次買了新鏡頭,那陣子我外出拍照的頻率就高得多
但是也不是說一定要花大錢才行,凡事都是量力而為
M4/3初期鏡頭是很少的,變焦、定焦都少,而且價格偏高
我一開始也只有kit變焦鏡,其他都是ebay便宜標到的手動定焦鏡
再隨便買個轉接環,就這樣也不亦樂乎玩了一陣子

手動鏡Ricoh XR Rikenon 28mm F2.8
手動鏡Ricoh Rikenon 50mm F2.0
之後才添購了Panasonic 14mm F2.5還有Olympus 45mm F1.8這兩顆定焦
45mm還是大概快PhD畢業的時候才買的

Panasonic 14mm F2.5

Olympus 45mm F1.8
所以在歐洲這幾年,大部分都是靠14-42mm這個焦段走天下
很多人都說去歐洲超廣角鏡是必帶
不過對於窮學生來說哪來那麼多煩惱,有什麼就用什麼
老實說我並沒有特別覺得哪個景非得超廣角才能拍

14-42mm kit鏡跑天下
14mm F2.5還有45mm F1.8這兩顆鏡頭讓我體會到定焦鏡的魅力
也發現到雖然變焦鏡很方便,但是總有些焦段少用,有些比較順手
用定焦鏡拍照的時候我並不會覺得不便
真的不便的地方是需要頻繁換鏡頭的場合
定焦鏡用出興趣後,終於在工作的第一年
趁去日本開會入手了Panasonic Leica 25mm F1.4這顆外號「小奶」的鏡頭
剛開始其實不太習慣這個焦段
但是越用越喜歡,現在135等效50mm已經是我最喜歡的焦段了
喜歡到有次美國Sony官網A7R2標錯價時我還想好要買一顆FE 55mm F1.8 ZA來搭配
(結果最後$199的A7R2當然是沒有出貨...空歡喜了幾天
 但是也鬆一口氣不用進入重量好幾倍的全幅世界)
雖然嫌這個鏡頭有點重(其實也才200g),但只要重要旅行一定帶它同行
曾經短暫擁有過Panasonic 25mm F1.7,雖然很輕最後還是因為出勤率太低賣掉
小奶這顆鏡頭裝在Olympus機身上比較麻煩的問題是紫邊嚴重
有時需要縮一下光圈改善這問題
不過M4/3多數鏡頭都是開放光圈即工作光圈,算是這系統的優點
在日本入手小奶,馬上開始使用,光圈全開可見有紫邊
由於小奶幾乎變成機身蓋,但是旅行時廣角還是很重要
為了減少換鏡頭的次數,2015去西班牙前入手了Nikon Coolpix A這台APSC定焦相機
(其實我是比較想要Ricoh GR II的,但是Coolpix A因為停產大跳水所以選它)
從此進入雙機流的時代
這樣一來Panasonic 14mm F2.5出場次數大幅降低,後來就送給妹妹
同一年暑假去芝加哥三天兩夜小旅行,我還真的就用等效28mm和50mm這兩個焦段拍到底
只用兩焦段完成的芝加哥之旅

2015年在我的攝影生涯中是很重要的一年
因為在這年,我長期缺乏的超廣角還有望遠焦段終於補齊!
入手了O家的9-18mm F4.0-5.6和40-150mm F4.0-5.6這兩顆鏡頭
挑這兩顆鏡頭沒什麼特別的原因,就只是因為剛好看到它們在特價
用過一陣子的心得是,其實超廣角比起長焦還不容易駕馭
雖然在使用的時候會覺得超廣比長焦還容易
但是構圖要費點心思張力才出得來,還要注意畫面是否納入許多不需要的雜物
反而長焦在使用時感覺綁手綁腳,畫面壓縮感卻很容易就能營造出來
不過O家這顆9-18mm真是又輕又小,畫質也不差,所以旅行時超廣角我滿常帶出門的
這顆鏡頭另一個優點是可以裝CPL,很多拍風景的人包包裡都會備一片
實際買來玩過後我是覺得這東西真的一分錢一分貨,便宜的色偏很嚴重
其實O家相機拍風景發色已經很漂亮,後來我都懶得帶CPL了
如果嫌你的相機拍起來天空不夠藍,比起裝濾鏡我覺得直接跳家比較省事
一些比較小眾的廠商如Fuji和Pentax的相機發色都比大廠的好看
超廣焦段要注意構圖

長焦的畫面壓縮感

超廣、標準、望遠等焦段都齊了以後,旅遊時最大的問題變成「要帶哪些鏡頭」
M4/3系統的好處就是全帶也沒有重到哪裡去
但是自助旅行的時候除了相機,還要揹瓶水和一些其他東西走一整天
如果沒有購置旅遊鏡,精簡裝備是必要的
更何況同樣拿M4/3系統,很多人不是跟我一樣都挑便宜的買
這幾年Panasonic和Olympus都出了很多pro級鏡頭,那個重量可不是開玩笑的
這時候就要考慮自己的拍照習慣,另外要考慮目的
到底是出國旅遊,還是出國拍照呢?
如果有選擇障礙把所有鏡頭都帶出去,其實每天也不用揹所有鏡頭出去
像是我通常登高望遠時才換長焦,如果沒這種行程我的長焦就睡在旅館裡
當然有時候我沒有登高也有需要長焦的場合,不過這種場合不多
所以熟悉自己的習慣比較重要
我覺得出國拍照跟出國旅行是很像的,剛開始什麼都想拍、什麼地方都想去
久了以後就會覺得開心比較重要,少拍一張照片、少去一個景點沒什麼大不了的

M4/3系統玩了幾年,並沒有什麼換成APSC或是全幅機的打算
除了預算不足,最重要的一點是我根本拿不動!
(如果哪天Ricoh GR出了個等效50mm的版本,我一定毫不猶豫買單)
不然我其實對於可以追星的Pentax機身滿有興趣的
接下來要往什麼方向發展我也不知道
不過現在的鏡頭群實在是比剛開始的時候豐富太多了,讓消費者有選擇是好事
我可以繼續走目前便宜鏡頭輕便路線,也可以存錢改走pro級鏡頭路線
不過就算我把手邊鏡頭全部換成高級貨,這些年照的照片還是無可取代
對於我這種沒什麼藝術天分的人來說,偶爾有幾張照片被稱讚都不是因為構圖很厲害
而是因為我在正確的時間到達正確的地點按下快門!
有些知道我喜歡拍照的朋友會請我推薦相機
雖然我自己是拿M4/3,不過其實滿少推薦人買可換鏡系統的
因為興趣培養出來之前,大部分人無法接受換鏡頭的麻煩
(就算有興趣也未必覺得換鏡頭是甜蜜的負擔)
有些人還無法接受一些高階DC開機時要拔鏡頭蓋
願意帶出去的相機才是好相機
我一直都不同意「一次到位才最省錢」這個說法
攝影這個興趣可以很花錢,但也有低預算的玩法
就算要花大錢,也未必需要每年都編列大筆預算在上面
跟其他興趣一樣,量力而為、各取所需即可
這張照片被朋友稱讚過,事實上只要站在一個好的拍攝點就能拍到



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網站時代的隱私

Turnip Rock, Michigan

我在Facebook剛成立不久、台灣還沒什麼人知道的時候就有帳號
當時是被朋友拉進去,說是可以用它交外國朋友
對於一個有計畫出國唸書的人來說,無疑很有吸引力
但是我其實沒有在網路上交朋友的行動力
而且不知為何,我就是一直覺得FB的介面很難用(而且越改越難用)
也不需要有人按讚我的照片來肯定我拍得好,所以鮮少在上面更新動態
後來我發覺經營FB跟經營部落格原理還滿相似的
總之就是要不斷更新,不然讀者會跑掉
比起大小瑣事都要昭告天下的人,我更討厭那些一直分享沒用廢文的帳號
一堆網路文章根本邏輯不通,篇篇都是拿來練GRE argument的大好材料
有的竟然還要求先點讚才能觀看,真的讓人非常煩躁
有一陣子我真的很認真考慮要把我的FB帳號刪除
不過總還是有些人,可能平常沒什麼聯絡
在你有更新時會來按個讚,類似一種互相報平安的概念
所以最後還是把帳號留了下來,只是低調再低調
偶爾發個一兩張像是上面這個Turnip Rock的照片

即使現在我們能從網路上獲得大量的資訊
我還是希望能夠在這個資訊越來越透明的時代,保有一點隱私

我從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還不普及的時候就去自助旅行
有時候出發前資料查得不夠齊全,常常得帶一本Lonely Planet參考
雖然我現在有智慧型手機也有平板
但始終無法理解每到一個地方就要打卡的想法
這幾年有追一部滿喜歡的美劇叫Person of Interest
看了以後我也相信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有留下不少digital trace
有心人能夠在網路上查找到大量私人資訊
也許也因為這樣,我一直不願意常常更新我的FB動態
更新也常常不是即時,往往分享的照片都是一兩年前拍的
在FB上我從來不寫長文,因為我覺得FB是設計來分享短文的
這個部落格也是想發文時才發文,兩篇文章時間相隔一年半載

但是最近越來越覺得公開資訊太少也不太好
找工作的時候,雖然沒有規定要附上個人網站
但是當你不認識對方、對方在網路上也無法找到相關你的訊息時
距離就無法拉近
這次在朋友建議下先弄了個Google Scholar profile
不過我看很多天文學家都擁有個人網站
當教授的還會放上手上有幾個計劃要徵學生
這年代只有研究做得好是不夠的
有在好好經營FB之流社群網站的教授一定有比較多學生去找
我自己在找工作也知道不是只有對方會想知道我的背景
我也會去找對方的資訊,現在已經不是紙本往來的時代了
或許我也應該跨出一步,建立自己的個人網站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