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nip Rock, Michigan |
我在Facebook剛成立不久、台灣還沒什麼人知道的時候就有帳號
當時是被朋友拉進去,說是可以用它交外國朋友
對於一個有計畫出國唸書的人來說,無疑很有吸引力
但是我其實沒有在網路上交朋友的行動力
而且不知為何,我就是一直覺得FB的介面很難用(而且越改越難用)
也不需要有人按讚我的照片來肯定我拍得好,所以鮮少在上面更新動態
後來我發覺經營FB跟經營部落格原理還滿相似的
總之就是要不斷更新,不然讀者會跑掉
比起大小瑣事都要昭告天下的人,我更討厭那些一直分享沒用廢文的帳號
一堆網路文章根本邏輯不通,篇篇都是拿來練GRE argument的大好材料
有的竟然還要求先點讚才能觀看,真的讓人非常煩躁
有一陣子我真的很認真考慮要把我的FB帳號刪除
不過總還是有些人,可能平常沒什麼聯絡
在你有更新時會來按個讚,類似一種互相報平安的概念
所以最後還是把帳號留了下來,只是低調再低調
偶爾發個一兩張像是上面這個Turnip Rock的照片
即使現在我們能從網路上獲得大量的資訊
我還是希望能夠在這個資訊越來越透明的時代,保有一點隱私
我從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還不普及的時候就去自助旅行
有時候出發前資料查得不夠齊全,常常得帶一本Lonely Planet參考
雖然我現在有智慧型手機也有平板
但始終無法理解每到一個地方就要打卡的想法
這幾年有追一部滿喜歡的美劇叫Person of Interest
看了以後我也相信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有留下不少digital trace
有心人能夠在網路上查找到大量私人資訊
也許也因為這樣,我一直不願意常常更新我的FB動態
更新也常常不是即時,往往分享的照片都是一兩年前拍的
在FB上我從來不寫長文,因為我覺得FB是設計來分享短文的
這個部落格也是想發文時才發文,兩篇文章時間相隔一年半載
但是最近越來越覺得公開資訊太少也不太好
找工作的時候,雖然沒有規定要附上個人網站
但是當你不認識對方、對方在網路上也無法找到相關你的訊息時
距離就無法拉近
這次在朋友建議下先弄了個Google Scholar profile
不過我看很多天文學家都擁有個人網站
當教授的還會放上手上有幾個計劃要徵學生
這年代只有研究做得好是不夠的
有在好好經營FB之流社群網站的教授一定有比較多學生去找
我自己在找工作也知道不是只有對方會想知道我的背景
我也會去找對方的資訊,現在已經不是紙本往來的時代了
或許我也應該跨出一步,建立自己的個人網站才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